最近我做梦都会梦到跳一跳游戏画面。不得不说微信对游戏推广套路的掌握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不管是主动首页推送、还是小程序下拉进入,以及好友排名和快捷方便的死亡复位,这所有的因素都指向了同一个目标——让你上瘾。有一张广为流传的截图,说是微信之父张小龙跳了2999分。在腾讯老油条的猛烈攻势下,我戒了多年游戏、上了老茧的G点都没能把持的住,你说那些涉世未深的孩子怎么受得了?所以这个游戏具体怎么操作才能得高分呢?其实这种游戏跟百战天虫之类的坦克设计游戏差不多,凭感觉和经验来控制弹跳距离,但“感觉”这东西是最不好控制的,因此找到自己合适的参照物来量化感觉才是正道。1、控制蓄力的节奏拿“跳一跳”来说,“蓄力”时音乐是有节奏的,是“嘟嘟嘟嘟嘟嘟”的升调,屏幕内最远也就嘟9次,一般中等距离就是嘟7次,像下面。而离的近的一般就是嘟3次,最近的是嘟2次一旦节奏可以量化,就可以控制每次跳跃的距离了。2、每一次都得双倍分的方法跳到圆柱中心会有特殊的音乐,得分也会加倍,这个想必大家都知道。如果只是正常地落在柱子上,只得1分。但是,我发现了一个每一次跳跃都可以得两分的方法,就是每次跳跃刚落地的时候立刻进行蓄力,那么每一次落地都会得2分。怎么样,是不是有少奋斗十年的感觉?而且在这种情况下跳到正中心会直接得4分。靠着这2个技巧,我跳来跳去的蹦到了三百多分。3 潜规则:一次加30分的秘密!后来好友说你竟然不知道“彩蛋”。我说什么彩蛋?他说这秘籍你都不知道还玩游戏呢!——落在特殊的支撑物如井盖、魔方、徐记、音乐盒上停一会的话,会得到5分、10分、15分、30分的奖励。听到这个,我如获珍宝,仿佛猛龙添翼,心想怪不得张小龙能跳到2999分,原来他们有此等秘籍。于是我赶紧进了游戏,准备再恶狠狠地甩排名靠后的朋友一截。结果我发现,有了“秘籍”以后,我连300分都跳不到了,甚至更多的时候,我连100分都跳不到了。因为我在每一次跳跃之间是没有空隙的,完全是靠听声音和肌肉记忆判断距离,而在彩蛋桩上停留一会后,反而找不到再次跳跃的感觉了。这确实是游戏攻略,但是你们知道为什么会这么设计吗?停留 2 秒?因为这样会打乱你跳跃的节奏感,你们有没有感觉跳到加分块上的时候,停留之后再跳,特别容易失误?这都是套路。换句话说,这些所谓的“技巧”,影响了我自身对蓄力和跳跃的判断。这就像现在网上有很多课程,教你办公室政治的玩法、教你人际关系的攻略,说你在工作时应该怎样怎样,才能获得领导的青睐;又或者四六级考试或者考研英语里,很多辅导班会教“如何在不读原文的情况下得分”,不背单词就能通过四六级;但不管这些“技巧”说得多么天花乱坠,都只是“术”而已。你不能忽略的是,帮你走更远的并不是请吃了几顿饭,抖了几次机灵,而是你的“道”——是否忠诚、是否踏实、是否够专业,你学来的那些“招法”,在混迹职场多年的老鹰面前,只如跳梁小丑般可笑。就像庄子说,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那些自以为是的聪明动物,看似东跳西跃,实际一举一动都在老猎人的掌控之中。同样,帮你通过考试的也不会是那些技巧,而是扎实的阅读量和词汇量,你要画龙点睛,起码要先把龙画好吧?所以回到游戏来说,不管你有多少技巧,晓得什么攻略,最主要的还是基本功要扎实——你要了解自己的习性,你要把控好每一次蓄力的时间,你不需要每一次都跳得特别远,但你需要在一次次跳跃之后,活下来。看起来很笨却有效的攻略在这里:1、保持节奏:这款游戏主要考验了玩家对于手感的把控,所以在连续跳跃中保持节奏十分重要,也是可以连续跳到方块中心点的关键。2、停留加分区域会破坏节奏,所以如果为了冲击高分,可以选择放弃在井盖上停留,更易保持状态。3、落地区域会越来越小:玩家的落地区域会随着分数的上升越来越小,例如一个小药瓶。4、建议关闭音乐:完全凭感觉跳跃刚开始可能会不适应,按下方块发出的音乐很好听,但不利于你对手感的掌握,同时也容易在听觉上误导你对节奏的感知。5、方块间距离明显变化时需注意:但你连续跳跃几个相同距离的方块后,会突然出现一个距离明显变化的方块,这时需要及时调整节奏,可以放慢跳跃速度,加强注意力。6、注意微调:当你跳到新的方块上的位置离中心较远的时候,需要注意及时调整跳到下一个方块上力度,假如你的距离一直偏离较多,那么离Game Over也就不远了。7、同一个方块内可以跳两次:可利用这个特性在较大的方块中进行微调。心机程序员们的外挂然而,我发现,用再多的潜规则,朋友圈排名最高总是那几个程序员。于是我请教了排行榜第一名的程序员小哥:其实是用python实现了自动玩这个游戏刷分的功能,其原理就是根据跳跃的距离,对应精确换算成按压的时间,然后生成指定时间按压屏幕的事件即可。原来玩了成百上千局,对这个游戏还是一无所知。搜索复制
鲜花
雷人
1
路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幸福的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