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有生之年,我们还能看到国足踢进世界杯吗?

如果中国梦是中国足球一定要拿世界杯,那真的是有生之年了;但如果是,中国足球踢得有血性,能站着死,那今天,也算圆了一回梦了。真的,有点难过,但算是,不错的结局了。一切从卡塔尔开始,到卡塔尔结束。去年 3 月 29 日,2 比 0 击败卡塔尔,神奇地晋级 12 强赛。今天 2 比 1 击败卡塔尔,告别世界杯。回头看看一年半前,没多少人真指望中国队打到这份上吧?在 12 强赛前五场,输韩国、平伊朗、输叙利亚、输乌兹别克、平卡塔尔时,没人觉得中国队还有希望吧?还记得 3 月赢下韩国那场吗?那场之后,我觉得,已经够了。即便不出线,中国队到底是站着死了。今天这样,也,还可以。死是死了,站着死的。二十年前中国队挥别 1998 年世界杯那场,是客场闷平了沙特阿拉伯。比起那会儿,今天算好了。上半场其实就有机会,没把握住;站位还是不够精致,中前场经常脱节无人接应;但下半场 0 比 1 落后时,反而有点血性了。肖智进球,以及他最后时刻还试图人球分过的边线反击;武磊进球,还考虑到郑智此前刚被罚下。说个黑色幽默吧:在中国队历次被淘汰出世界杯的旅程中,这个大概仅次于 1989 只差一步到罗马和 1982 被新西兰 + 沙特黑掉,算是还可以的旅程了。如果考虑到还击败了韩国,说这是中国队史上最壮烈的一次被淘汰,都不为过呢。如果觉得憋屈,回想想去年击败卡塔尔开始 12 强赛时,有几个人真指望过晋级呢?半年前击败韩国时,多少人都已经不抱希望了,只想站着死呢?今天真的站着死了,也算求仁得仁。郑智,如果以这种方式结束他堪称中国队史传奇的生涯,不算完美,但也算是,悲壮了。说点乐观的吧。足球梦,尤其是中国的足球梦……是挺难实现的,但也不是没实现过。而且,梦想是有用的。今天之后,也别熄灭就是。1989 年,中国队,也是对卡塔尔,遭遇黑色三分钟,只差一步到罗马那年,有个少年这么说:十二年后,他也的确跟中国队一起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一年后,他正经踢了世界杯呢。众所周知,这就是肈俊哲。如果他那时没存着这个梦想,没将之后十二年时光投入训练中,而是拿去撒丫子玩儿呢?中国队会少一个全能中场?之后谁知道呢?所以有梦就是好的:万一实现了呢?我知道,刚被淘汰,大家一定都提不起兴来。但说句实在的:作为一个看着中国队被淘汰许多次的人,您看我都有心思给中国队历次被淘汰排位了——这次被淘汰,肯定比伊尔比德,比跟香港那几次纠葛(包括 519,嗯),要光彩得多。而且冷下来想一想,中国国家队是没怎么地。但大家也大概肯承认:这次没出去,但踢得,不丢人。而中国足球产业,大概来说,正处在历史高峰。而且,是那种,我们可以一起参与的境地里。中超正成为亚洲前三的联赛。中超有九支球队在亚洲前 100。我觉得,这个比国家队战绩,还重要点。我一直是这个观点,一项运动真要腾飞,那么:——有标准化的培训 + 上升通道。足球里的足球学校、低级别联赛、梯队、青年队、成年队;美国篮球里的高中、大学、NBA。——联赛是职业球员上升通道的终端。联赛是平台,呈现比赛、挣钱、弘扬运动、吸引更多资本投入、吸引更多人参与运动。——联赛还是个蓄水池,容养天才,但已经是金字塔上层的蓄水池了。真正的底层蓄水池,是低级别联赛、梯队和青年队。——国家队则是树梢,是金字塔尖。——梯队建设是树根,联赛是树干,国家队是树梢。——所谓联赛为本,意思是,联赛可以为国家队提供人才,但并不负责培养人才——培养人才是梯队建设的事;但繁荣的联赛,可以吸纳更多资金,繁荣足球产业,为梯队建设施肥。——而且,的确是,普通人能参与的境地。知乎有一位挺有名的小美女,在大学时就是个狂热球迷。没等毕业,就毅然决然加入了足球报导的行当。采访了许多她年少时心存梦想却见不到的球星。努力地传播着上海青少年足球训练的成果。后来……总之她一直在做推广足球的事,而且,因为找到了真爱,疑似要成为——我们开句玩笑话——球星太太团成员了……如果说这还只是个普通足球爱好者的话,那么……另一个例子。九年前吧,我在上海劲爆体育做解说嘉宾时,认识一位。他当时是电视台编导。主要热爱的是打足球经理系列游戏,本身似乎是瓦伦西亚球迷。私下里聊起来,他也是跟我一样,百毒不侵的球皮。——插一句嘴。所谓百毒不侵是说,1989 年只差一步到罗马时我还没怎么看球,不懂。1993 年兵败伊尔比德我看了。1994 年甲 A 联赛之后,有两年全中国都是足球热。1994 年亚运会男足亚军,之后一连串工体不败,让人觉得中国足球真兴盛了。然后 1996 年连败给英格兰和拉齐奥。1996 年亚洲杯被乌兹别克、日本和沙特涮得家也找不到。1997 年初健力宝青年队归来所谓四小天鹅,是最后的希望了。1997 年十强赛首场 2 比 0 领先伊朗,然后连丢四球溃局。主场靠张恩华头球击败沙特,客场在科威特靠郝海东和高峰进了两个赢球,结果主场打卡塔尔折了,客场平沙特彻底完蛋。那时我真觉得中国足球没戏了。就像 2001 年 10 月 7 日,五里河。于根伟一个倒地射门,干掉阿曼。世界杯。那时我觉得,中国足球又要崛起了。然后我们都知道了。——这位仁兄,也是跟我一样,这么一路过来的。他私下里念叨,“嗨,还是想为中国足球做点事,虽然也做不了啥。”去年欧洲杯期间,他来巴黎,我们再见面。他说,他已经是国内某支低级别球队的股东了。当然是小股东,当然是小球队,他说起球队名字,我都不太知道。但他说得很高兴。“我也算有支球队了!我也能做点事了!”联赛啦产业化啦那些事,普通人未必领会。最直观的,是这种方式:中国许多孩子都爱足球,我们能做的,就是让他们的梦想坚持下去,以及,让他们的父母也相信,“踢球是有前途的,是可能挣大钱的”。然后完善制度和土壤,让梯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大多数人看看球,指望中国队成绩好,没出去,哎叹一口气,算了。但像我认识的这些人,多多少少,也都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其中一些,是着实将自己的梦想与中国足球挂着钩的;力量也许微小,但多少是在出一份力。从他们的角度而言,每个普通人都在做自己的英雄,为梦想而努力和拼搏着呢。对我们而言,或多或少,完成了自己的一部分梦想,也在继续圆自己的足球梦,这就好了。所以这次没出去?遗憾。但想想去年晋级 12 强赛时的初心,想想击败韩国时的欢喜,这个结局不完美,但大体上,中国足球还是在往上走的。还是用我那位球队股东朋友的说法:“以前打足球游戏,恨不得统治世界,看不上鸡毛蒜皮;现在真有球队了,觉得什么鸡毛蒜皮,一点点的进展,都很高兴了。”梦想这事实现起来从来如此。做梦时都想一蹴而就,真做起来就是一点点。所以怎么说呢,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普通人的梦想,都是这样慢慢来的吧。这是最壮烈的败北,这么一想,也算是点进步了。今天很容易听见全场中文吼加油声,中国球迷让卡塔尔成了中国主场。那,多好,每个人都还在以自己的方式,为中国足球出力呢。我觉得,这不是最好的时代,但肯定不是最坏的时代。只要下面图中这些红还在,大家的心和梦都在,中国足球就还有指望。赢自己,无止境。

鲜花

1

雷人

路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374037179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福利吧|福利社|fuliba » 有生之年,我们还能看到国足踢进世界杯吗?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