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现在金星是一个地狱般的地方,但它并不一直都是这样。研究表明,数十亿年前它可能跟地球一样宜居。那么这颗星球究竟发生了什么呢?新的研究发现,如果古代金星曾经是浩瀚海洋的家园,那么潮汐 的拖拽可能减缓了这颗行星的自转速度并使其变成大家现在所知的死气沉沉的世界。
尽管金星的昵称是地球的姊妹星球,但它现在已经不适合居住。在这颗星球上存在着由超96%的二氧化碳(地球则只有0.04%)组成的大气,它的平均气温达到了462°C并还有硫酸云覆盖在岩石上。
造成这种现象的部分原因则是金星极其缓慢的自转速度--金星上的一天相当于地球的243天。这意味着金星上的任何一个点要连续几个月暴露在阳光下。
不过它可能并不是一直都这么可怕。NASA对其的最新研究发现,跟火星一样,金星可能在数十亿年前也曾是海洋的家园。那时,大气的窒息感更少、自转速度可能也快得多。
根据NASA、班戈大学和华盛顿大学科学家展开的最新研究发现,海洋本身就是罪魁祸首。由于洋流和海底的摩擦,海洋潮汐开始逐渐减缓行星的自转速度。例如,在地球上,这个过程会使一天的时间在100万年左右后延长20秒。如果金星曾经和地球一样多水,类似的过程也会发生,尽管这些潮汐效应可能是由太阳引起,而金星没有卫星。
为此参与这项新研究的团队开始调查这种情况可能发展的过程。研究过程中,他们对一颗充满海洋的金星进行了几次模拟,然后改变虚拟海洋的深度和行星的转速,从目前的243个地球日到64个地球日不等。
他们发现,在金星上的海洋中,潮汐的大小足以减缓行星的自转速度,尽管减慢的速度会随着海洋的深度和行星自转的速度而变化。
而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潮汐力可以使自转周期每百万年减慢72个地球日。这意味着这颗行星可能会在1000万到5000万年内减到目前的自转速度--如果从宏观角度考虑,这是一个非常短的时间框架。
反过来看,所有这些额外的阳光则在那个时候蒸发掉海洋,然后使得这颗行星很快就变得无法居住。
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Mattias Green指出:“这项研究表明,潮汐对于重塑一颗行星的自转有多么地重要,即使那片海洋只存在了几亿年,另外潮汐对于让一颗行星适宜居住是多么地关键。”
然而即便如此仍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尽管金星存在种种缺点,但它仍有可能孕育生命。高空云层中神秘的黑点可能是微观形态的生命--类似于地球上的藻类爆发。
相关研究报告已发表在《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