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福特医院的一项新研究强调了对未来太空旅行者可能造成的潜在危险 - 会对关节软骨产生不利影响。对在曾被送上太空的啮齿动物的组织进行分析后,研究人员发现其出现关节负荷减小后导致的软骨破裂和类似退化性关节炎的迹象。
此前不少研究表明,长时间的太空旅行会引起各种各样的身体问题,包括肌肉萎缩、骨质流失、心肺功能减弱、视力受损,甚至可能影响免疫系统等。
最近的亨利福特研究提出了关节软骨也可能会受到影响的可能性,因为身体没有承受其在地球上的常规负荷。由肌肉骨骼遗传学负责人Jamie Fitzgerald领导的研究小组强调,没有证据表明这实际上发生在人类身上,但零重力环境对小鼠的影响确实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这项研究涉及将搭载携带6只雄性小鼠等动物的俄罗斯无人BION-M1生物卫星送入太空,该生物卫星于2013年4月19日至5月19日在地球轨道上运行。这些实验室小鼠在升空时为19至20周龄。与此同时,地球上的15只对照小鼠被保持在相同的条件下,除了它们处于重力环境下。
在空间中30天后对小鼠软骨组织和基因表达的分析显示出与骨关节炎相似的迹象,表明组织已经破裂。该团队认为,这是因为虽然小鼠仍然在航天器中活动,但它们的身体并没有像地球上时承载重量。因此,软骨无法保持其完整性。
Fitzgerald表示:“我们确实知道,肌肉骨骼系统的组织 - 骨骼、肌肉、肌腱、软骨和韧带 - 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都经常受到‘负荷’。这来自日常活动,如行走和举重,以及重力作用影响肌肉骨骼系统。当由于失重和太空接近零重力而移除负荷时,这些组织开始退化。最引人注目的例子是在太空飞行期间发生的肌肉萎缩和骨骼脱钙。
“当宇航员返回地球时,这种肌肉和骨骼的损失是相反的。有关软骨的有趣之处在于它是一种非常难以修复的组织。这就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软骨是否也会在太空中退化。可能有一些有效载荷专家和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在飞行时已经有一定程度的症状前软骨损伤。由于人类的软骨不易修复,在返回地球后可能会带来长期的健康问题。”
该研究发表在《npg Microgravity》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