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呵呵,这个是当年学习这门课程保留下来的,不过模电这门课程很有用的哦,最好认真学习总学时数:64学分:3.5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编制单位: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编制时间:20**年*月*日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主要技术基础课,它具有自身的体系,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某些领域中的内容,以及为电子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二、课程与其它专业课程的关系本课程应在学完《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和《电路》之后学习。其后续课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等三、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和基本要求(一)、常用半导体器件(6学时)1、基本要求(1)熟悉下列定义、概念及原理:自由电子与空穴,扩散与漂移,复合,空间电荷区、PN结、耗尽层,导电沟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稳压管的稳压作用,晶体管与场效应管的放大作用及三个工作区。(2)掌握二极管、稳压管、晶体管、场效应管的外特性、主要参数的物理意义。(3)了解选用器件的原则1、重点、难点重点:半导体器件的外特性、主要参数的物理意义。难点:半导体器件内部载流子的运动规律。3、说明(二)、基本放大电路(10学时)1、基本要求(1)掌握以下概念和定义:放大、静态工作点、饱和失真与截止失真、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直流负载线与交流负载线、h参数等效模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静态工作点的稳定。(2)掌握组成放大电路的原则和各种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理解派生电路的特点,能够根据具体要求选择电路的类型。(3)掌握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能够正确估算基本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动态参数Au、Ri和Ro,正确分析电路的输出波形和产生饱和失真、截止失真的原因。(4)了解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必要性及稳定方法。2、重点、难点重点:双极型晶体管的h参数等效模型,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难点:基本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和交流参数的求解。3、说明(三)多级放大电路(6学时)1、基本要求(1)掌握以下概念和定义:零点漂移与温度漂移,共模信号与共模放大倍数,差模信号与差模放大倍数,共模抑制比,互补。(2)掌握各种耦合方式的优缺点,能够正确估算多级放大电路的Au、Ri和Ro。(3)掌握双端输入差动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和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了解共模抑制比的意义及计算方法。(4)掌握互补输出级(OCL电路)的正确接法和输入输出关系。2、重点、难点重点:零点漂移与温度漂移的概念、多级放大电路的三种耦合方式及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差动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和放大倍数的计算。难点:差动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和放大倍数的计算。3、说明(四)集成运算放大电路(2学时)1、基本要求(1)熟悉集成运放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正确理解主要指标参数的物理意义及其使用注意事项。(2)了解电流源电路的工作原理。(3)了解F007的工作原理。2、重点、难点重点:集成运放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常见电流源电路的工作原理。难点:集成运放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3、说明(五)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6学时)1、基本要求(1)掌握一下概念:上限频率,下限频率,通频带,Bode图,增益带宽积,幅值裕度,相位裕度,相位补偿。(2)能够计算放大电路中只含一个时间常数的fH和fL,并能画出Bode图。(3)了解多级放大电路频率响应与组成它的各级电路频率响应间的关系。(4)了解集成运放中常用的相位补偿方法。2、重点、难点重点:放大电路频率响应的概念、影响放大电路频率响应的主要因素,上限频率,下限频率,通频带,Bode图,放大电路频率响应的分析。难点:放大电路频率响应的概念,放大电路频率响应的分析。上限频率,下限频率的求解,Bode图的画法。3、说明(六)放大电路中的反馈(6学时)1、基本要求(1)能够正确判断电路中是否引入了反馈以及反馈的性质,例如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如为交流反馈,是哪种组态的反馈等。(2)正确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Af在不同反馈组态下的物理意义,并能够估算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放大倍数。(3)掌握负反馈四种组态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并能根据需要在放大电路中引入合适的交流负反馈。(4)正确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原因,能够利用环路增益的Bode图判断电路的稳定性,并了解消除自激振荡的方法。2、重点、难点重点:反馈的概念、反馈极性和组态反馈的判断、负反馈四种组态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放大倍数的估算。难点:反馈极性和组态反馈的判断和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放大倍数的估算。3、说明(七)信号的运算和处理(8学时)1、基本要求(1)掌握比例、加减、积分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运算关系,了解微分、乘除、对数和指数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运算关系,;并能够运用“虚短”和“虚断”的概念分析各种运算电路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运算关系,能够根据需要合理选择电路。(2)能够正确理解LPF、HPF、BPF、和BEF的工作原理,了解它们的主要性能,并能够根据需要合理选择电路。2、重点、难点重点:比例、加减、积分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运算关系,运用“虚短”和“虚断”的概念分析各种运算电路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运算关系。难点:LPF、HPF、BPF、和BEF的工作原理。3、说明(八)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10学时)1、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电路产生正弦波振荡的幅值平衡条件和相位平衡条件,以及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的组成、起振条件和振荡频率。了解变压器反馈式、电感反馈式、电容反馈式和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正确理解它们的振荡频率与电路参数的关系。并能够根据相位平衡条件正确判断电路是否可能产生正弦波振荡。(2)正确理解由集成运放构成的矩形波、三角波和锯齿波发生电路的工作原理、波形分析和有关参数。(3)了解信号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2、重点、难点重点:产生正弦波振荡的幅值平衡条件和相位平衡条件,以及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的组成、起振条件和振荡频率,根据相位平衡条件正确判断电路是否可能产生正弦波振荡。难点:根据相位平衡条件正确判断电路是否可能产生正弦波振荡。3、说明(九)功率放大电路(4学时)1、基本要求(1)掌握下列概念:晶体管的甲类、乙类和甲乙类工作状态,最大输出功率,转换效率。(2)正确理解功率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掌握OCL的工作原理,并了解其它类型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3)正确估算功率放大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和效率,了解功放管的选择方法。(4)了解集成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2、重点、难点重点:晶体管的甲类、乙类和甲乙类工作状态,最大输出功率,转换效率的概念,OCL电路的工作原理,功率放大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和效率的估算及功放管的选择方法。难点:功率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工作原理;最大输出功率和效率的估算及功放管的选择方法。3、说明(十)直流电源(6学时)1、基本要求(1)正确理解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2)能够分析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估算输出电压及电流的平均值。(3)了解滤波电路工作原理,能够估算电容滤波电路输出电压平均值。(4)掌握稳压管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能够合理选择限流电阻。(5) 正确理解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能够估算输出电压的调节范围。(6)了解集成稳压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7)了解开关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2、重点、难点重点: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输出电压平均值的估算;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电容滤波电路输出电压平均值的估算;稳压管稳压电路和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输出电压调节范围的估算。难点: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稳压管稳压电路中限流电阻的选择。3、说明四、考核方式笔试(闭卷)作业及平时测验:20%,期末考试:80%五、建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童诗白等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康华光等主编《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邓汉馨等主编《模拟集成电子技术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六、需要说明的问题由于该课程是学生进入大学以后较早接触到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特点和学习方法与其先修课程都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刚开始学习该课程时不是很适应,普遍感觉难学。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提高课堂授课效率,该课程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多媒体课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辅助系统》进行多媒体授课。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福利吧|福利社|fuliba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